雁城的小伙伴们
大家好!
提起甲状腺癌
想必大家都不陌生
《奇葩说》的辩手邱晨
就曾在节目上自爆
“患甲状腺癌”的经历。
36岁的年纪
突然发现患了甲状腺癌
沉着冷静的应对
教科书般的处理
给我们上了一课
也给我们都提了个醒!
越来越多的癌症,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,而是越来越朝着年轻化的趋势发展了。当我们一直以为这些不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,殊不知我们被生活啪啪打脸了。
甲状腺癌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,在女性癌症中排第五位。在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在过去10年增长了近5倍,女性癌症中居第4位,部分城市排名第一。
上图是中国女性2000年到2014年的癌症发病率变化曲线。从中可以看出,女性甲状腺癌是癌症中增长最突兀,看起来最恐怖的疾病,不仅发病率较高而且都还在持续上升。
据全国癌症肿瘤数据登记中心测算,我国甲状腺癌以每年20%的速度持续增长。
2013年,全国甲状腺癌的发病患者约有14.39万位,每10万人中约有10个人患甲状腺癌,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。
甲状腺是什么?甲状腺癌又是什么东东?
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,它分泌的甲状腺素是维持人体代谢的重要激素,甲状腺素少了新生儿会智力低下,儿童发育迟缓,成人记忆减退,准妈妈流产,甲状腺素多了甲亢,所以要不多不少。
甲状腺内细胞发生癌变产生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就是甲状腺癌,主要分为乳头状癌、滤泡状癌、髓样癌、未分化癌四种。每一种癌均各有特点,临床表现、治疗方法和预后也不尽相同。
那么甲状腺内细胞发生癌变的原因有哪些呢?
不懂这几条都是在说啥?
不慌,让我慢慢说给你听~
1. 有甲状腺良性疾病史
甲状腺良性疾病指的是甲状腺结节/腺瘤、甲状腺炎等。
研究表明,有甲状腺良性疾病史的人群,自身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也会增高。
2.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
如果家族中直系血缘亲属患有甲状腺癌,那么自身患甲状腺癌的风险也会增高。
3. 45岁以上的女性
女性患甲状腺癌的风险天然比男性高,这可能与雌激素有关,同等条件下,年纪越大,患癌风险增加,所以45岁以上的女性,更需警惕患甲状腺癌。
4.儿童及青少年期接触电离辐射
5.高碘饮食习惯人群
但是,甲状腺癌并不可怕!!!
甲状腺癌有“最善良的癌症”这个“雅号”,是因为常见的甲状腺癌的治疗难度并不高,而且预后非常好,即使出现淋巴结转移,经治疗之后的5年生存率也非常高的。因而,被诊断患了甲状腺癌的人也不必太过惊慌。
甲状腺癌有哪些症状?
1. 颈部肿物:如果发现吞咽的时候,颈部有肿物移动;或者吞咽困难,颈部有压迫感,要警惕甲状腺癌的可能,尽早就诊。肿物可能压迫器官,使呼吸困难、声音沙哑、吞咽有阻塞感等。
2. 甲状腺结节,淋巴结肿大:甲状腺乳头状癌位置较深,肿瘤体积小,几乎没有症状,很难发现。仅有的症状就是,可能发生甲状腺结节和局部淋巴结肿大。滤泡细胞癌也表现为结节性甲状腺肿,质地相当硬,可累及整片甲状腺。
3. 呼吸不畅:有时甲状腺癌会侵犯到气管,引起呼吸不畅,睡觉时会打鼾。出现原因不明的打鼾时,也可考虑甲状腺是否出问题。
那么,甲状腺癌一定需要进行手术吗?
对于抉择,我们还是要强调,最佳的临床决策是指南+医生经验+患者需求,而非简单的指南,其中患者自身的需求不能被忽视。
在抉择前,我们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。
1、确认是否是低危的甲状腺肿瘤
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肯定不属于此类,前者可以通过测血液的降钙素确诊,后者有着迅速增大的病史,可以很容易的鉴别,剩下的就是由B超来判断了,单发的、小于1cm、包膜没有中断的,并且没有淋巴结转移表现,都可以认为是低危的甲状腺肿瘤。
2、明确是否有便于检测的B超手段
明确是否有便于检测的B超手段,包括好的B超机和有经验的B超医生,尤其是后者尤为重要,因为结节的判断和淋巴结的转移都是和B超医生的经验密切相关的。
如果能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,并且对于一些患者而言,手术治疗给他们带来的负担要大于治疗获益,此时对于他们来讲可以进行积极的监测,而非手术。
如果你是甲状腺癌患者要保持心态的良好和健康的作息,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在众多癌症中不算非常高,在良好的治疗和控制下,生存期也是可以达到很长的!积极地生活,科学的体检周期可以降低我们身体的负担和患癌的机会!
(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后及时删除)